首页 > AI教程资讯

告别交互生硬、情感薄弱!重塑AI陪伴硬件互动体验

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08-07 16:46:00

在上周刚结束的WAIC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,最吸引眼球的产品除了形态各异的具身机器人,就要数各种类型的AI硬件产品。口袋AI毛绒宠物—芙崽Fuzozo、AI学伴小方机—灵宇宙、AI陪伴玩具—Folotoy等明星AI陪伴、教育类硬件悉数亮相,让人们再次看到这一领域的热度。

自去年以来,以AI玩具为代表的对话类陪伴硬件的创业赛道就十分火爆。根据IDC的数据,截止到2025年,智能玩具的市场规模在250亿美元,其中AI相关的产品占比约三成,而AI产品中与GPT相关的也占了三成,也就是说,生成式AI相关的规模大概在25亿左右。

另据IMARC预测,到2033年,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6%~20%,其中亚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。

AI陪伴硬件面临的体验挑战

然而爆火的市场空间背后,却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,从市场销售侧的反馈似乎不太乐观,据《智能涌现》报道,多位AI玩具行业相关人士表示“目前在售的AI毛绒玩具,电商退货率在30%-40%左右。”

京东消费产业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,它展现了过往在京东平台上AI硬件差评率居高不下的三大原因:

·交互生硬:由于发音不准(尤其是儿童),让AI玩具的指令误判率超过了30%。而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,背景噪音、其他人的打断等随机因素让有效语音的识别率仅有65%。还有AI玩具普遍缺乏「打断」机制,当用户试图纠正AI的错误回应时,需要等待机器的「自说自话」,会明显打破对话的沉浸感。

·情感薄弱:对于80%-90%的小朋友,当Ta和宠物沟通交流的时候,能够在10分钟内迅速产生情感投射的行为。但当Ta试图和一个AI硬件对话时,基本在进行10轮左右后就能知道对方是个AI,无法产生情感共鸣。

·同质化严重:为了迅速上市,不少企业选择不做定制化开发直接选择开源硬件、开源方案上市,这样的短期主义造就了市面上大量的没有生命力的同类型产品,最终让产品走向了退货、吃灰的结局。

这些不好的体验都限制了AI陪伴硬件能提供的情感连接,难以为用户带来真正的情绪价值。

AI陪伴硬件2.0,体验是关键

最近有声音认为,AI陪伴硬件的2.0时代即将到来。原因在于,珞博Fuzozo(芙崽)的推出和发售,让人们看到AI陪伴产品已经不局限于对大模型简单的调用,而是会进一步的思考,这得益于珞博智能自主研发的两项核心技术:多模态情感模型“MEM”(Multi-EmotionModel)和“EchoChain仿生记忆系统”。

通过每日的互动陪伴,培养用户与芙崽的亲密度,养成芙崽的多样化性格,让每一只芙崽都与用户形成独一无二的专属羁绊。同时,赋予芙崽长期记忆与学习的能力,可以记住用户的身份、特征、喜好、事件等,并通过自学习能力对记忆进行反思,逐步成长为更懂用户的同频伙伴。

情感陪伴能力在家庭陪伴硬件和儿童教育硬件场景中,也在快速落地,代表产品是声网的客户赋之科技和Miko。

近期,赋之科技(Enabot)重磅推出了全新智能家庭陪伴机器人EBOAir2Plus,并携手声网在互动体验上实现全新升级,此次升级引入AI探索新玩法,用户可以随时与不同角色的AI形象开启聊天对话。双向视频通话功能也是一大亮点,即使远隔千里,也可以随时随地开启视频聊天,化身EBO陪伴家中的TA。

通过声网对话式AI引擎,让用户可与多个大模型助手展开对话,支持6大角色,20+音色,无论是知识问答、互动聊天、还是情感陪伴,都能一键与AI开启无限畅聊,赋予AI真实的互动能力,让AI更具温度,赋能生活,从而提升家庭幸福感。

在日常对话中,用户常常会打断机器人的发言,补充或纠正内容。基于声网对话式AI引擎的选择性注意力锁定,EBO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的打断意图,即使周围环境嘈杂,也能锁定对话人声,确保准确识别。例如在EBO讲故事时,孩子突然想到相关问题打断提问,EBO也能迅速响应,切换到回答问题模式,整个过程自然流畅,极大地提升了交互体验。

相较于市面上的普通教育机器人,Miko3作为一款STEAM智能教育机器人,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深度学习与实时音视频互动等技术,为儿童打造了充满趣味与探索的互动学习空间,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知识获取的需求,还能让AI与儿童进行情感化互动交流,真正实现“寓教于乐”,其核心的互动方式包括个性化对话、智能问答和情感交流。

当芙崽的专属羁绊、EBO的自然交互、Miko3的寓教于乐真正融入生活,我们有理由期待,2.0时代的AI陪伴硬件将不再是冰冷的“智能工具”,而是能感知情绪、记住故事、持续成长的“温暖伙伴”——这既是用户的期待,也是行业破局的必然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