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万象ai发布时间:2025-08-01 14:52:13
大模型满天飞,究竟哪一款才最受开发者欢迎?
编程语言层出不穷,学习新语言还值不值得?
AI创业神话不断上演,普通开发者的薪资水平到底如何?
工作满意度、技术焦虑、工具选择,开发者当前最真实的现状是什么样的……
近日,程序员问答平台StackOverflow发布了年度《2025开发者调查报告》。这次调查共收集了来自177个国家和地区、超过4.9万名开发者的反馈,内容涵盖生成式AI工具、AIAgent、主流编程语言、工作现状等多个维度,旨在帮助开发者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动态。
在深入分析前,先来看看本次报告中的一些关键亮点:
超过八成开发者表示,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OpenAI的GPT模型。
尽管各大科技公司正积极推进AIAgent的研发,38%的开发者仍表示暂时没有使用计划,AIAgent仍未成为主流工具。
虽然对团队整体效率提升有限,但AIAgent在个人层面表现出色——69%的受访者认为,它显著提升了自己的生产力。
ClaudeSonnet成为今年最受开发者认可的大模型,也是他们明年最希望继续使用的第二大模型。
自15年前StackOverflow开启开发者调查以来,JavaScript一直稳居使用率榜首;今年,Python的增长尤为突出,从2024年到2025年,使用率提升了7个百分点。
66%的开发者表示,使用AI最大挫败感来自于它总是生成“几乎正确但并不完全正确”的结果,有些“似是而非”之感。
真正“高度信任”AI生成结果的开发者只有3%。
2023和2024年还有70%以上的受访者对AI持积极态度,而到了2025年,这一比例已经降到60%。
仅有四分之一的开发者对当前工作表示满意,整体满意度偏低。
尽管从业经验相近(平均20年),高级管理者和工程主管的薪资中位数依然更高,超过13万美元;相比之下,创始人、架构师和产品经理的中位薪资则在9.2万到10.4万美元之间。
曾几何时,IT行业一直被视为年轻人的天下。从最新调查数据来看,这一说法仍有其依据:25-34岁的开发者仍是主力人群,占比达33.6%,位居各年龄段之首。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比例相比去年出现了下降。与此同时,35岁以上的开发者群体呈现出增长趋势,显示出更多经验型从业者正在持续活跃于开发岗位,甚至可能有一部分人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。
另一方面,AI工具有效降低了编程学习的门槛,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入门。在所有使用AI辅助学习的开发者中,18-24岁群体占据了近七成,成为最积极尝试新工具的一代。
教育背景方面,今年有30%的开发者在学习编程时已经拥有学士学位,这表明他们正在为更高学历、职业需求或技能提升而学习。相比之下,去年这一比例为24%,显示出学历较高人群参与编程学习的比例有所上升。
根据调查数据显示,今年参与开发者调查的受访者中,有45%从事编程的时间不足10年,拥有6-10年开发经验的开发者占比最高,为21.1%。
细看数据,不难发现:虽然AI时代常被描绘为“人人都能成为程序员”,但这一切的前提是——想要真正利用AI开发应用,个人仍需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。
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不久前表示,在人工智能时代,每个人都是程序员。像C++、Python这样的传统编程语言壁垒正在被打破,人们只需与AI对话,就能完成原本需要编码才能实现的任务。
但现实中,大多数开发者依然在持续学习新的技能。数据显示,去年有高达69%的开发者投入时间学习新的编程技术或语言。这说明,即便有AI助力,技术的自我更新和提升依然不可或缺。
此外,过去一年里有超过36%的受访者学习了如何使用AI工具,以满足工作需求或推动职业发展。
那么,大家是如何学习AI编程的呢?数据显示,最受欢迎的方式是通过AI驱动的工具和应用进行学习,超过52.5%的受访者选择了这种路径。
在今年的调查中,StackOverflow官方在问卷中新增了“架构师”(Architect)这一角色选项,结果显示它已跃升为受访者中排名第四的热门岗位。而位居第一位的依然是全栈开发者,其次为后端开发者。
从行业分布来看,软件开发、互联网、金融、制造业是开发者最常聚集的领域。
在编程、脚本和标记语言的使用上,自StackOverflow十五年前开始发布相关调查以来,JavaScript一直稳居榜首。尽管近年来TypeScript使用率快速上升,但尚未撼动JavaScript的头号地位。
与此同时,Python的增长势头也尤为显著。经历了十多年的持续攀升后,Python在2024到2025年间的使用比例又增长了7个百分点,进一步巩固了它在AI、数据科学以及后端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如果从“使用过”的感受角度来看,Rust是最受开发者喜爱的编程语言,有72%的人表示之前用过了接下来还会继续使用。紧随其后的包括Gleam(70%)、Elixir(66%)和Zig(64%)。其中,Gleam是今年榜单上的新面孔,刚一登场就赢得了不少开发者的喜爱。
面向未来,使用过Python的开发者希望能够学习Rust和Go,以进阶到高性能系统编程。
PostgreSQL、MySQL、SQLite是开发者最常用的数据库。
另外,开源的Redis的使用率大幅上升(+8%),凸显了它的重要性。随着应用程序日益复杂,对高性能内存缓存和数据结构的需求,使Redis成为现代技术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此外,PostgreSQL也是最受欢迎与最受期待的数据库技术,自2023年以来一直稳居榜首。
Docker从“流行工具”变成了“几乎人人都在用的工具”。它的使用率在一年内激增了17个百分点,是所有受调查技术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一项。
同时,Rust的成功也带动了其构建工具Cargo的广泛喜爱。Cargo是今年“最受喜爱”的云开发与基础设施工具,70.8%的受访者称自己接下来一年会继续用这款工具。
在Web框架和相关技术的使用中,Node.js依然稳居榜首,使用率达到48.7%;React紧随其后,占比44.7%。尽管关于jQuery“已走向末路”的声音不断,但它依然位列第三。
值得关注的是,FastAPI的使用率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5个百分点,成为Web框架领域最显著的变化之一。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正转向使用Python构建高性能API,也进一步体现出Python生态系统的持续强劲势头。
今年,基于订阅、集成AI功能的IDE仍未撼动VisualStudio与VSCode的地位。这两款工具连续第四年位居前列,AI功能依然是用户可选的、付费的插件形式。
在大模型方面,OpenAI的GPT模型使用率遥遥领先,近82%的开发者表示过去一年中使用过它们进行开发。Anthropic的ClaudeSonnet模型在专业开发者中使用率更高(专业开发者45%vs.使用AI的学习者30%)。
在Top10中,国产大模型只有DeepSeek上榜,其推理模型和通用模型分别位居第七和第九,使用率占比为25.6%、14.3%。
从实际使用体验来看,Anthropic的ClaudeSonnet收获了最高好评率,成为今年“最受喜爱的”大语言模型(LLM)。而在尚未使用过的受访者中,也有33%表示希望未来能尝试这一模型,使其成为“第二受期待”的LLM。
使用AI的专业开发者相比整体人群更偏好使用Miro(17%vs.16%)和Notion(19%vs.17%)在线协作工具,这可能与这两款工具最近整合的AI功能有关。
自2023年StackOverflow开始统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详细使用数据后,我们发现,开发者在个人使用上更偏好Android而非iOS。今年,Android的使用比例(29%)也首次超过Ubuntu(28%)。此外,Windows依然是开发者最常用的操作系统。
过去一年里,AI工具在开发领域的落地速度令人惊叹。有人对此感到兴奋,欣喜于效率的提升;也有人开始对AI无处不在的工作环境感到疲惫。这其中交织着期待、质疑与审慎,多种情绪正在开发者群体中悄然发酵。
数据显示,84%的受访者正在使用或计划在开发过程中使用AI工具,这一比例相比去年的76%进一步上升。而在专业开发者中,有51%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会使用AI工具,说明这类工具正在快速从“辅助”走向“日常必备”。
不过,用得多,不代表「爱得深」。虽然AI工具在开发流程中越来越普及,但大家对它的“好感度”却在下降:2023和2024年还有70%以上的受访者对AI持积极态度,而到了2025年,这一比例已经降到60%。
有趣的是,专业开发者的态度明显更乐观一些,61%表示依然对AI抱有积极看法;相比之下,编程学习者的好感度只有53%,或许是还没感受到AI带来的真正“红利”。
回看这几年AI工具越来越强,表现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,但它还没能赢得开发者的“普遍信任”。用是会用,真让它全权负责,大家还是有点犹豫。
调查显示,只有33%的受访者表示信任AI工具的输出结果,而明确表示“不信”的人更多,达到46%。真正“高度信任”的只有3%。
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开发者,对AI更是格外谨慎——他们中“高度信任”的比例仅有2.5%,而“高度不信任”的比例反而飙到了20.7%。
这说明,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深知:再智能的工具,也只是辅助,AI在理解上下文、处理边界情况时可能“翻车”,所以他们更懂得该用时用、该查时查,不能全靠它“自动化应用开发”。
当前的AI工具,更多还是作为“助手”在用,离真正能替代人类判断还有不少距离,特别是在那些需要仔细决策、承担责任的岗位上。
不少人对AI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也还持保留态度。2024年,有35%的专业开发者认为AI应付不了复杂问题;今年这个比例降到29%,虽然好了一点,但不同经验水平的开发者看法差不多:太复杂的事,交给AI不太放心。与其花时间验证它行不行,不如自己搞定来得更省心。
AI时下越来越常见,在开发流程中能不能“上场”,其实还是有明显分界线的。像部署、监控这类责任重、容错率低的环节,有75.8%的开发者表示不会考虑用AI;项目规划这种需要全局把控的工作,也有69%的人选择不让AI参与。
很明显,开发者对AI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的:日常帮个忙,比如搜索答案、生成内容和分析数据都是可以,但关键节点,还是得自己来把控。毕竟出点差错,可不是一句“AI写的”就能撇清责任的。
谈及开发者对这些AI工具的满意度方面,目前主要依赖AI工具完成开发任务的受访者,对这些工具的满意度较高,且经常使用AI来搜索答案或学习新概念。
相比之下,计划未来主要用AI来处理文档编写和测试任务的开发者,对现阶段使用的工具满意度略低一些。
开发者遇到的最大问题,是“AI给出的答案差一点就对”——有66%的人表示这是他们最头疼的事。因为这些“似是而非”的答案,常常会带来第二大烦恼:调试AI生成的代码反而更费时间,这一点得到了45%受访者的认同。
即使未来AI技术高度发展,开发者仍倾向于在某些情况下寻求人类帮助。最主要的原因是:“我不信任AI的答案”,有高达75%的人选择了这一项。这意味着,人类开发者依然是质量和正确性的最终裁判者。
多数开发者并不认同“vibecoding”(氛围编码)这种方式,72%明确表示没有这样做。还有5%更是坚决否认自己会将其作为开发流程的一部分。
注:“vibecoding”是一种以提示词驱动、AI辅助为核心的新型编程范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开发者不再手写所有代码逻辑,而是通过自然语言向大语言模型(LLM)描述要解决的问题、设计意图或开发目标,模型则生成相应的代码片段、函数结构或系统设计建议。
很多人说AIAgent是大模型的未来,就当前调查数据来看,大多数开发者(52%)要么尚未使用AIAgent,要么仍在使用功能相对简单的AI工具,另有38%的人明确表示暂无采用计划。
这意味着,AIAgent概念虽热,但距离真正普及仍有距离。开发者整体保持观望态度,其尚未形成必备工具地位。
对于已使用的人群而言,52%的开发者认为,AI工具或AIAgent对自己的工作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。
其中,84%将其用于软件开发任务。
在工作之外,AIAgent最常被用于语言处理任务(49%)。这类任务门槛低、易上手,说明AIAgent的非技术性用户也在慢慢增长,应用范围开始向生活场景扩展。
约70%的用户认为AIAgent帮助他们减少了在特定开发任务上的时间,69%的人认为提升了个人生产力。但仅有17%认为AIAgent改善了团队协作,是所有选项中评分最低的。
简单来看,AIAgent当前更像是“个人助手”,对团队层面协作效能提升有限。
尽管工具越来越强,但“可控性”问题仍是推广阻力,企业采用时尤其谨慎。87%的受访者担心AIAgent的输出准确性,81%对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表示忧虑。
在AIAgent开发所采用的工具维度,用于管理Agent数据的主流方案仍以开发者熟悉的传统工具为主,如Redis(43%)。同时,新兴的向量数据库也逐渐受到关注,例如ChromaDB(20%)和pgvector(18%)。
开源工具是主导力量。在构建AIAgent的开发者中,Ollama(51%)和LangChain(33%)是最常用的框架。
大多数开发者仍倾向于使用现有的传统监控工具来监控Agent表现,而不是采用AI原生方案。Grafana+Prometheus被43%的开发者使用,Sentry占比32%。
最后,ChatGPT(82%)和GitHubCopilot(68%)是目前最受欢迎的“开箱即用”型AI助手,是多数开发者接触AIAgent的入口。
最近,Meta在硅谷掀起了一波“钞能力”风暴:从OpenAI、Anthropic、苹果等公司高薪挖人,开出的薪酬动辄上亿美元,震惊业界。
但是除去AI这一领域的特殊性,放眼全球,年薪中位数最高的岗位依次是:高级管理者(13.9万美元)、工程经理(13万美元)和财务分析师(10.4万美元)。
不过,这些高薪职位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显著。以工程经理为例,美国的年薪中位数高达20万美元,而在德国则为11.8万美元,印度更低,仅5.2万美元。
开发者薪酬
有意思的是,尽管这些岗位的从业者平均都有约20年经验,但从薪酬来看,高管和工程经理的收入明显高于创始人、架构师和产品经理(后者介于9.2万至10.4万美元之间)。
不同开发者类型的薪资
AI的到来明显地加速了企业内部技术的迭代速度。对此,近一半(48%)的开发者表示,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曾支持或影响所在公司引入新技术。其中有20%的人表示,他们推动了公司技术栈中一次重要的技术采购决策。
过去一年,公司是否采购新的技术
在不断接触新技术的同时,开发者平时用到的工具也越来越多了。
数据显示,除了常用的操作系统(比如Windows、macOS)和浏览器之外,有54%的开发者在工作中还会用到6种或更多的工具。
工作所用的编码工具数量
而在工作之外,比如搞副业或做个人项目时,大多数人(65%)通常只用5种工具以内。也就是说,上班用工具多,下班更精简。
工作之外用于编码的工具数量
在工作满意度方面,数据显示,今年感到工作满意的开发者更多了,占比从去年的20%上升到24%。这可能和部分岗位今年薪资上涨有关。
工作满意度
影响开发者工作满意度的最关键因素包括:自主性与信任、具有竞争力的薪资,以及能否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——这三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,排名都在前三位。
相比之下,拥有一个“喜欢自己的领导”这类人际关系因素,重要性要低得多,在所有选项中排到了第9位。
简而言之:对开发者来说,做有意义的事、有足够自由度、拿到合理报酬,比人际关系来得更重要。
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
回到2022年底,ChatGPT掀起热潮时,“AI即将取代程序员”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。到了今年年初,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甚至预测,到2025年,AI将具备中级软件工程师的编程能力,部分编码工作或将在年内实现自动化。
不久前,英伟达CEO黄仁勋也直言,AI是“最强的科技平权工具”:“人人都可以成为软件工程师,如果你不会用AI,你的工作很可能会被那些会用AI的人取代。”他还发出警告——“软件工程师无法再靠传统方式生存,光靠手写代码已经行不通了。”
从今年的调查结果来看,开发者对AI带来的职业威胁感正在减弱。64%的受访者表示,他们并不认为AI会对自己的工作构成威胁,虽然这个比例相比去年的68%略有下降,但整体趋势显示,更多人正逐渐学会将AI工具作为协作伙伴,而不是竞争对手。
AI对你目前的工作是否有威胁
以上便是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,那么,它所呈现的现状与你当前所处的现状是否相符,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最新开发者现状以及对新技术诞生的感悟~
相关攻略 更多
高管中位年薪13.9万美元领跑,工程经理位居第二,AI Agent尚未成主流,Stack Overflow年度报告出炉
Manus被曝本周推月费199美元顶级订阅:含“广泛研究”智能体,可同时AI分析超1000支股票
全网疯传GPT-5泄露,首次统一GPT和o系列,编程实测demo抢先曝光,下周发布?
首部法律LLM全景综述发布,双重视角分类法、技术进展与伦理治理
从辛顿上海“惊世四论”看AI技术范式的三重跃迁
智元机器人姚卯青:预计今年将出货数千台,已进军海外市场 | 最前线
OpenAI三个里程碑:年化收入120亿美元、ChatGPT周活7亿、2600亿估值
从技术秀到真突破:解码WAIC 2025的核心价值
热门AI工具更多
最新资讯 更多
高管中位年薪13.9万美元领跑,工程经理位居第二,AI Agent尚未成主流,Stack Overflow年度报告出炉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Manus被曝本周推月费199美元顶级订阅:含“广泛研究”智能体,可同时AI分析超1000支股票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全网疯传GPT-5泄露,首次统一GPT和o系列,编程实测demo抢先曝光,下周发布?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首部法律LLM全景综述发布,双重视角分类法、技术进展与伦理治理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从辛顿上海“惊世四论”看AI技术范式的三重跃迁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智元机器人姚卯青:预计今年将出货数千台,已进军海外市场 | 最前线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OpenAI三个里程碑:年化收入120亿美元、ChatGPT周活7亿、2600亿估值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从技术秀到真突破:解码WAIC 2025的核心价值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Manus AI 上线以来最大更新:100 个 Agent 为你打工,但缺点是太烧钱了
更新时间:2025-08-01
MiniMax、智谱抢起来了
更新时间:2025-08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