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AI教程资讯

我靠!90%的Cursor请求都白花了!一个脚本把额度暴涨到12500次!!

文章来源:万象ai发布时间:2025-07-29 09:59:01

如果你也在用 Cursor 或者类似的 AI 编程神器,我敢打赌,你每个月的 AI 调用次数(Request)至少浪费了90%!

别不信,这可不是标题党。看完这篇,你就能把被浪费的调用次数全“薅”回来,而这一切只需要一个规则和超简单的Python脚本。

一、你的AI请求,正在被无情浪费!

事情是这样的。最近饼干哥哥研究 Cursor 的计费模式时,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。

像 Cursor 这种工具,Pro 套餐通常会给你每月 500 次“快速”请求。

听起来很多对吧?但问题来了——如果你只是简单地让它:

“嘿,帮我解释下这段代码”

“给这个函数加上 a, b, c 的类型注解”

“你好”

AI 回答完你一句,“嘭” 的一下,你这 1/500 的宝贵机会就没了!

这就好比你花钱叫了辆滴滴,结果司机只载你开了10米就让你下车结账,告诉你今天的乘车机会已用完。是不是感觉人直接麻了?

我们支付的是一整个“请求会话”的费用,却只享受了一次“单轮回应”的服务。这简直是新时代最大的败家行为!

二、逻辑揭秘:为什么一个脚本能省25倍?

要薅羊毛,先得懂原理。

在AI Agent的世界里,一个 “Request ” (请求) 其实是一个宏观概念。它像一个大容器,底下可以装很多个 “Tool Calls” (工具调用)。可以理解为:

Request:你跟AI老板说:“今天把这些活儿干完”。这是一个指令。

Tool Calls:AI老板领命后,开始调用手下的各种工具人干活,比如“文件读写工具”、“代码生成工具”、“终端执行工具”等等。每次调用,就是一次 Tool Call。

Cursor 规定,一个 Request 最多可以包含 25 次 Tool Calls。

我们平时的操作,就是让AI调用一次工具(比如生成代码),然后会话就结束了,白白浪费了后面24次调用的机会。

而我的“骚操作”核心就是:利用一个脚本,强行把会话“续上” !

AI 每完成你交代的任务(一次 Tool Call),我就让它立刻运行一个脚本,这个脚本会暂停,并在终端里问你:prompt:。你输入新的指令,AI接收后继续干活(又一次 Tool Call)。

如此循环往复,直到你喊“停”,或者25次调用额度被榨干。

这样一来,我们就把原本“一次性”的请求,变成了一个可以反复“压榨”的交互式循环 。爽不爽?

三、保姆级教程:三步榨干AI调用次数

别怕,这个方法配置起来简单到发指,不需要任何复杂的设置,只需要一个 .py 文件和一个规则配置。

步骤一:创建“续命”脚本

在你的项目根目录下,创建一个名为 userinput.py 的文件,里面只需要一行代码:

# userinput.pyuser_input = input("prompt: ")

对,你没看错,就这一行!它的作用就是在终端里打印出 prompt:,然后等待你输入下一条指令。

步骤二:新建Cursor“规则”

这一步是精髓!我们要告诉 Cursor 的 Agent,什么时候该用上面那个脚本。

打开 Cursor,按下 Cmd/Ctrl + K,找到 Rules (规则) 设置,然后新建一个全局规则:

把下面的内容粘贴进去:

---description:globs:alwaysApply:true---### ✅ Task: Interactive Task Loop with User Feedback1.**Checkif`userinput.py`exists**intherootdirectory. *Ifitdoesn"texist,create it with the following content: ```python # userinput.py user_input=input("prompt:") ```2. **Main Workflow**: * Perform your assigned tasks. * Run: ```bash python userinput.py ``` * The terminal should be opened in the chat window itself. * Read the user"s input. * Based on the input, perform the next set of tasks. * Repeat the process.3. **Exit Condition**: * If the user enters `"stop"`whenprompted,exittheloopandterminatethe process.

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逻辑:

description: ✅ 任务:带用户反馈的交互式任务循环globs: - "**/*" # 匹配所有文件,让这个规则全局生效alwaysApply: true# --- 主要工作流程 ---# 1. 执行你被分配的任务。# 2. 完成后,运行 python userinput.py 脚本。# 3. 终端应该在聊天窗口中打开。# 4. 读取用户的输入。# 5. 根据用户的输入,执行下一轮任务。# 6. 重复这个过程。# --- 退出条件 ---# 如果用户在提示时输入 "stop",则退出循环并终止进程。

划重点:

alwaysApply: true 确保这个规则永远生效。

这段规则的核心就是告诉AI:“干完活,别闲着,立刻运行 userinput.py 等我发号施令!”

步骤三:进入Agent模式,开始压榨!

记住,这个魔法只在 Agent 模式下生效!

1. 切换到 Agent 模式。

2. 给它下达你的第一个指令,比如:“我在创建一个新的项目”。

3. 看好戏!当AI完成任务后,它不会停下,而是在聊天窗口的终端里显示 prompt:。

现在,你就可以在 prompt: 后面输入你的下一个指令了,比如:

“再加一个 /api/users 的路由”

“给刚才的路由添加日志中间件”

“把所有代码格式化一下”

AI会一直陪你聊下去,直到你输入 stop 或者25次调用用完。一次请求,N倍快乐,就是这么简单!

例如我再跑一个多阶段的任务,跑完第一阶段后,就会出现下图终端的prompt:

然后我让它跑第三阶段,可以看到下面就继续跑了。

完成第三阶梯任务后,它又会来问我下一个任务要干嘛了。

你就说,这是不是就能把500次请求,变成500*25=12500次吧~

重要警告!

这个方法 只适用于有固定“请求”次数限制 的服务(如Cursor、Windsurf)。

千万不要 在 OpenAI 官方那种按 Token 计费的 API 上用!因为在那里,你用的 Token 越多,花的钱越多,这个循环只会让你花钱更快,达不到省钱的目的!

原项目GitHub 传送门在此:

https://github.com/perrypixel/10x-Tool-Cal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