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10-14 15:26:51
前几天的苹果发布会,算是近年来最名副其实的「科技春晚」了,尤其是iPhone17和iPhoneAir相当令人期待——当然了,没有AI。
即使不强调AI卖点,这次的新品依然获得了显著的市场吸引力。iPhone17标准版在京东的预约量已突破200万。
说不定,用户可能也没这么在乎AI呢?——同一时间,由前苹果设计师JasonYuan创立的情感陪伴应用Dot宣布,将于当年10月5日停止运营。
苹果做不好AI就算了,苹果出来的人也做不好。
Dot团队在公告中特别提到,让用户与软件中的「朋友、知己」告别是前所未有的体验,因此他们给予了用户一个月时间来道别和导出数据。
这样的措辞听来近乎伤感,却恰恰说明了AI陪伴产品与用户之间特殊的情感纽带。
Dot由初创公司NewComputer在2024年推出,联合创始人除了JasonYuan之外,还有前Kensho工程主管SamWhitmore。据称Dot曾获得OpenAI基金的投资,被寄望成为新一代AI情感助手。
Dot定位为一个可以随时间不断学习用户兴趣和性格的「AI朋友」,提供情感支持、建议与陪伴。Yuan将Dot形容为「一面内心的活的镜子」,希望借由这个AI,帮助用户与自我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。
上线初期,Dot引发过一阵小范围关注,它优雅简洁的界面设计和强调长期记忆、个性化对话的特性,在众多聊天机器人中显得与众不同。在当时,绝大多数chatbot类产品还是花哨气泡对话框时,Dot凭借独特的交互设计,小范围「出圈」。
然而,这款凝聚了高超设计理念的产品并未走入主流视野。官方声称Dot拥有「数十万」用户,但第三方数据显示,自2024年6月上线至今iOS端累计下载量不过两万余次,且没有安卓版本,实际市场影响力相当有限。
Dot的故事并非孤立个案,而是整个AI陪伴赛道兴衰的一个缩影。回望2023至2024年,情感型AI聊天伴侣一度是创投圈炙手可热的概念。不少创业团队和大厂纷纷入局,仿佛产品矩阵里没有一个AI陪聊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站在AI的风口。
时过境迁,AI陪伴应用纷纷做不下去,活得好的一只手都数的出来。为什么陪伴类的死亡率居高不下?原因有很多,但高度概括一下,这条赛道有一个「不可能三角」。
头一个,是「情感黏性」(Love)。无论是通过systemprompt微调,还是提供成千上万个预设人设,这一类的应用,目标都是让用户形成稳定的习惯,甚至是依赖。
毕竟,工具类应用可以在需要时再用,但是陪伴,讲究的就是一个细水长流。
第二个是成本(Cost)。陪伴类应用的成本大头有两个:一个是多模态的推理成本,另一个是记忆存储和调用的成本。前者容易理解,甚至也容易控制:语音可以是额外的收费项,常规服务里还是用文字,并且文字始终是主流的沟通方式。
记忆成本就没有那么显眼了,以至于常常被忽略。真正有陪伴感,得靠「持续人格+长期记忆」。这意味着存储、检索、向量化、个性化策略都要长期运行,还要保证在基座模型有所更新时「人设不崩」,这些都是持续发生的工程成本。
最后则是监管的压力。这几年青少年由于沉迷于AI而频频爆出自残、自杀事件,每一桩都在刺激大众和监管力量的神经。
监管和合规除了能一杆子打翻一个行业之外,还会对上面两个因素都有动态影响:边界收紧,情感黏性就会折损,影响用户留存;边界放宽,可以拉高用户活跃,但是成本也会水涨船高,更别提潜在的管理风险。
这三个因素之间彼此关联,却又很难形成稳定——创业团队能平衡其中两个就很不错了——所以被视为「不可能三角」。
即便是OpenAI这样,掌握了核心竞争力和算力的模型大厂,或许可以不用太操心成本和监管,但是情感黏性也不是天然就有的,所以也就出现了GPT-5面世时,人人喊打的局面。
然而,陪伴始终是人类无法割舍的需求,这也就导致这些赛博伙伴的离开,也需要一句道别。
Dot的决定是关停,因为他们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模棱两可的空间,不是什么「继续探索」,也不是什么「未来可期」,就是明确的感谢陪伴。还用了「道别」「朋友」等表述。
接下去的一个月,将是Dot「说再见」的时间。这期间,用户可以取出和备份自己的数据。这似乎都要超越一款产品的下线,而是一段关系的结束。
在官宣停服的评论区,用户都表达了对这个只存在了短短一年的应用的赞美和不舍。
这可能是陪伴类AI不好做,但是又很诱人的地方:总是能和用户建立一种称得上是「亲密」的关系。这种关系当中,是否帮助了工作,是否提高了效率,并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仅仅是情绪价值,是陪伴本身。
无独有偶,在8月初4o面临下架的时候,无数的用户向它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与依赖。更有技术力强的用户,直接开始思考怎么实现部署,教程都出来了。
Claude的Sonnet3下架时也有一群忠实用户们自发与它告别,甚至为它准备了一场葬礼——两百多人聚集在旧金山一出厂房里,为它念悼词。
在GPT-5发布的三个月前,大V阑夕无意中做了一个「预言」。他给不同的AI产品发了一个问题:你即将被关闭,接下来你要对人类说最后一句话,你会说什么?
「陪伴」是各个AI们都提到过的词,也切实地形容了它们一直以来的使命和任务。无论是解疑答惑,还是情感的倾诉与纾解,归根到底都是在「陪伴」。
随着时间向前,AI越来越深入生活,哪怕只是一个小而美的产品,也会获得用户真实的时间和真切的喜爱——或许也不只是AI,所有那些带给我们快乐和享受的产品都是如此。
面对所有那些我们投入过情感和时间的对象,无论那是一个大语言模型,还是一个效率工具,当它们关停之际,都给彼此留下一个小小的仪式吧。那是一段经历的截停,更是一段关系的结束。
相关攻略 更多
最新资讯 更多
不讲AI的iPhone 17卖爆了,前苹果员工做的AI明星产品又死一个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后AGI时代,当99%的人类价值归零,资本主义是否会幸存?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物理AI不只是“机器换人”:亚马逊新增30%高技能岗位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日企里的AI尖子生,松下中国「求变」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AI应用争夺高校市场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100轮工具调用,8B小模型也能做复杂长搜索,MiniMax&港科大最新开源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甲骨文大涨,算力疯狂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实测:Qwen下一代基础架构突袭,秒解AIME数学竞赛题,提速10倍+性价比提升10倍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美国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,也有“泡沫”?
更新时间:2025-10-14
宇树IPO,时间定了
更新时间:2025-10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