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AI教程资讯

智谱今天给十四亿人发了台AI手机好用吗

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08-21 16:22:00

好消息,好消息!

各位差友们,村里这下真的是发手机了!

不过不是在手里,而是在云上。

当然,这事也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云手机那么简单,不然我也没必要这样把大家给叫出来是吧。。。

不知道差友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:我们离一个真正的AI助手,好像永远都差那么“最后一百米”。

你让它来定个闹钟,没问题,用它来查个天气,Soeasy。

可一但要整点复杂的操作,那人工智能就秒变成了人工智障。

想让Siri去饿了么上帮我点个奶茶,它开始搜索饿了么的门店在哪里???

我说前门楼子,它直接听成了胯骨轴子,然后开始自顾自的干活。

为了不让AI的能力白白浪费,去年的时候,智谱这家公司整了一个好活,在别家的大模型还在只顾着卷着在做问答,写代码,编音乐,画PPT的时候。

人家直接开展了惊世智慧,一步到位,让大模型来操作你的手机,只要扒拉扒拉嘴皮子,大模型就会理解你的想法,然后一步一步的操作手机来获取信息。

去年的时候,就能用在我的手机上操纵小红书来查攻略了

也能直接让模型在手机上干点实在点的事儿,比如说让大模型来帮我点杯奶茶,甚至差评君还抢到过它给我发的红包。

而今年,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又整了点花活,直接操作你的手机,已经满足不了智谱了。

毕竟让AI来直接操作咱们的是手机这件事,看起来虽然很酷,但是由于现在AI干活的速度太慢了。

它操纵我的手机把活给干完了,但那用的是我玩手机的时间啊!

这怎么行!

于是为了避免这种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,他们今年直接给大家一人发了一台云手机和云电脑,24小时待命。我们只要动动嘴,它就能像一个真人一样,在那个云手机上帮你操作各种APP,完成各种任务。

打开AutoGLMApp,就会看到这俩准备好的云手机和云电脑

不管是安卓还是iPhone用户都能用上,而且还不要钱。

差评君也私底下找智谱的朋友问了一下,问他们为啥这会发产品这么豪横,人人都能免费用。

结果人私下给我透了个底,说他们这模型背后用的都是自研的大模型,成本贼低。

跑一个任务背后的成本,大概在0.2美元左右。

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啥概念,这么说吧,隔壁Manus同样是做Agent的,就因为用了Claude的API,跑一个任务大概得花2美元,是AutoGLM的十倍。

那么价格打下来了之后,AutoGLM干起活来表现到底怎样呢?我也帮大家简单测了一下,就拿点饮料这个场景来说吧,我只需要直接表达想法:“帮我去美团上点五杯蜜雪冰城的柠檬水,并且直接下单。”

然后咱们就会看着云手机开始哼哧哼哧一步步的操作:

先是打开美团,然后在搜索框里输入蜜雪冰城,然后开始进入店铺,找到柠檬水,最后连点五次“+”号,将五杯柠檬水给放到购物车里,然后让我来做最后的买单确认的行为。

这里的GIF是为了压缩大小,有点加速

我只需要付钱就可以了,AI要考虑的可就多了。

其它像是买车票,订酒店这些类似的场景,AutoGLM都可以直接帮咱们操作,当然,还是和前面点奶茶的情况一样,到了最后真正付钱的时候,还是得让我亲自来操作才行。

而且人不光能控制单个App,还能在云手机的不同App里给来回转跳,帮我把最实惠的产品给找出来。

就比如这回、我想买个罗技的MxMaster鼠标,就可以让AutoGLM帮我去淘宝京东拼多多里逛一圈,然后帮我找到最有性价比的那一个。

而在收到了我的命令之后,AutoGLM则是会自动的拆解任务,然后启动的在隔壁的云手机里不断的执行。

让AutoGLM来帮我在不同的App里查询比价。

最后汇总出在各个平台上整理出来的结果,直接端上来给我。

虽然执行任务的速度可能看起来算不上很快,但是人毕竟是在专门的云手机里干活的,不管干的速度咋样,都不影响我自己玩自己的手机。

如果说过去的大模型是在让我们提高干活的效率的话,那么现在的AutoGLM就像是让我们能直接一心二用,多线程操作。

更**的地方在于,他们并不想把这种能力给局限在自家的APP里,而是通过开放API,把这个云手机、云电脑的控制权,交到了每个开发者手里。

这就意味着任何可以和访问网络的设备,都可以通过API来访问到AutoGLM里的云手机。

在看到这件事的第一时刻,我就想到了一个之前捣鼓过的开源项目——OpenGlass。

有没有一种可能,不用手机,也能控制云手机?

简单介绍一下,这所谓的OpenGlass,就是一个开源的小设备,可以通过**的方式,把我的眼镜给弄成智能眼镜。

虽然看着是有些粗糙对吧,但毕竟是开源项目,也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
于是我就申请了一下AutoGLM的API,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它接进了OpenGLass。

这样一来,我就能通过直接说话的法子,跳过手机,直接让眼镜来帮我订酒店。

买机票了

当然了,论项目的完成程度,差评君自己DIY出来的这么个AI眼镜模块,肯定比不过市面上大厂成熟团队做出来的产品。

而且看智谱这次放出来的消息,他们其实已经在和专门做智能眼镜的厂商在做对接,可能都不需要一年,这类产品就会真正的走进现实。

但这回的折腾,更像是一次有趣的实验,或者说是一次偷看。这么个简陋的眼镜,在接入了智谱的AutoGLMAPI之后,我甚至感觉可能提前看到了下一代移动交互技术里,一种可能演变的方向。

自打2007年初代iPhone问世,那个小小的Home键和一块电容屏,就彻底定义了这种以触摸为核心的交互方式。

就是这么个如今大家习以为常的本能,让苹果将诺基亚斩于马下,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。

那么,快20年过去了,当我们开始对滑动和点按感到麻木时,下一个能够颠覆行业的交互方式会是什么?

谁、又会成为下一个iPhone?

这个问题,就是悬在所有科技巨头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。

也正因如此,我们能看到一场无比精彩的军备竞赛:

苹果推出了VisionPro试水空间计算,Meta从VR头显一路干到和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,谷歌重启ProjectGlass寻求卷土重来,国内的厂商们也不甘落后:小米、雷鸟、Rokid纷纷发布各自的新款AI/AR眼镜。

形态不一,功能不同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

没有答案,但或许人人都是答案,或许真正能决定下一代移动设备平台的关键点,或许不光是在硬件本身,而是在硬件背后的灵魂里:

那是一个能真正理解我们意图,并为我们执行任务的AI。

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戴在头上的语音问答机,而是一个能像是AutoGLM这样,能够调动全世界资源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贾维斯。

这条路如果能真的走好,走顺,走稳当。

那或许,你的下一个手机,真的不只是一个手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