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08-20 11:05:24
过了一个春节,所有叙事都反转了。要么,是人类不讲逻辑;要么,是人类太讲逻辑。也可能,是隐约的逻辑叠加了大量的情绪。
过去一年多(直到春节前)的担忧,是不愿意花钱,市场不断强调通缩的恶果,学者不断强调改善基本福利以提升内需的必要性。总而言之,都是建言尽快花钱。争论在于,更多地花在哪里。犹豫的是,花在地产上,继续走老路;直接发钱,持续性不够。
想用科技替代地产,走出一条新路。但科技要花钱,谈何容易?民间层面,个体收入没有增加,甚至很多行业都在减少,无论电动车还是手机,个体支出意愿和能力都是下降的,要用补贴来维持。官方层面,前期大规模数字建设已经产生大量冗余,折旧每天发生,没有新的资金进入,如何交代?
所以,春节前,要么没有共识,即便有,也是不坚定的共识。换言之,找不到既让官方满意也让民间满意的官方花钱的点。
DeepSeek对共识的真正影响在于,让各方看到了“两个满意”的可能。也就是,把开源的DeepSeek直接做成“AI基础设施”。逻辑是,官方投资AI基础设施,民间在超低成本的AI基础设施上创造价值,要致富、先修路,老瓶装新酒,熟悉的味道。
所以,同样是增加资本开支,为什么阿里要领头涨,美股要继续跌?都是杰文斯悖论,为什么这边灵,那边就不灵?差别在于,有没有人、有多少人买单。
在彼岸,闭源的AI基础设施由私人投资,商业利益追求的是归属股东的垄断回报,模式是终端需求买单;在此岸,开源的AI基础设施最终是由官方前期投资在转换承接,模式是中间需求买单。
大部分AI都将在云上完成部署。所以对云服务商而言,AI的快速普及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机会。差异在于,各自具有首屈一指内需购买力的G2,购买云上AI服务的方式是不同的。相比较而言,更善于做好“基础设施”的中国大陆,泛官方主导的使用性投资将是比海外更加坚定而迅速的。由此,基础设施投资逻辑,在AI时代初步达成了。
把终端需求做成白菜价,让通缩加剧;把基础设施做成白菜价,就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利润,新的需求,也可能产生。所以,通缩阴霾散去。因为,终于有了确定要花钱的地方。
所以,同样是增加资本开支,为什么阿里要领涨呢?难道是因为Qwen有巨大需求么?难道是因为淘宝革新了么?难道不是因为,阿里云在AI泛化的时代,有对接大买家的先天优势么?
泛官方的支出,民间的支出,就是资金流动的真实路径。这些路径,就是真金白银所在。
由此,G2 在AI普及上,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AI支撑了美国的科技叙事,AI重塑了中国大陆的基建叙事。
于是,大家都有了美好的未来。短期来看,此岸更美一些。
无论是科技叙事,还是基建叙事,资金流向的广度和宽度,都决定了AI最终能否惠及普罗大众。AI对人类工作机会的剥夺是显而易见的。在基建叙事下,巨额资金的“滴漏”可以惠及部分人,这是历次基建潮的必然结果。但不在链条上的更多人,以及被剥夺工作机会的更多人,才是未来真正需要被关注的。
最终,大家还是会回到那个问题,基建创造的价值增量,能否覆盖基建利息的支出。以及,受惠的究竟是大多数,还是少数。
相关攻略 更多
最新资讯 更多
AI的基建:大家都能有美好未来吗?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人类最强大脑AI进化饲料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元宝崛起,高盛早有预料:AI基建看阿里,AI应用看腾讯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下周即将发布的AI汇总,太热闹了!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深度|SalesforceCEO:Agent正是开启“无限劳动力”时代的起点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谷歌Fellow级大佬出走!17年老将吴永辉加盟字节,亲自操刀大模型研发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14岁出道编程天才:新一代码农不会写代码了,AI正培养「文盲程序员」!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黄仁勋:市场对DeepSeek的理解完全搞反了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刚刚,奥特曼晒出早产娃引爆全网!两个爸爸孕育人类首个「AGI宝宝」?
更新时间:2025-08-20
微软系连续创业者打造销售Agent,助力OpenAI等企业效率翻倍,估值13亿美元
更新时间:2025-08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