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AI教程资讯

CPU飙升、电量狂掉,Firefox新AI功能上线即「翻车」,遭老用户怒喷:“跟风加AI简直丢脸”

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08-13 15:40:11

对于不少忠实Firefox用户来说,他们选择这个浏览器是为了远离臃肿、复杂、隐私风险高的产品。但最近的一个新功能,却让Firefox遭遇了罕见的“口碑翻车”。

在刚刚发布的Firefox141中,Mozilla在常规更新(如Linux内存优化、内置单位换算器)的同时,推出了一个颇具AI色彩的亮点功能——「AI标签分组」。理论上来说,这个功能能帮你自动识别相关标签页、给它们命名,甚至还能一键推荐更多相关页面,减少手动整理的麻烦。

但发布不到三周,Reddit上就冒出了一批抱怨声:CPU占用飙升、电池续航大幅下降,甚至有人直言对Mozilla把AI加进浏览器感到失望。

一个名为“Inference”的性能杀手

在Reddit上,许多用户分享了自己在使用Firefox141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
比如,一名Reddit用户u/st8ic88就发帖表示,只要一打开Firefox,他的电脑就会显示CPU占用飙高、电池续航骤降:

他打开任务管理器一看,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个名为“Inference”的进程——这并不是某个网页脚本,而是Firefox自己的后台进程。评论区里有人指出,这大概率就是Firefox在本地运行AI模型时使用的进程。

对此,u/st8ic88的评价相当直接:

我不想让这种*功能拖慢浏览器、烧掉CPU、吃光电池。这功能一点用都没有,Firefox跟风加AI功能简直丢脸。浏览器的本职工作就是下载并渲染网页。

除了u/st8ic88,另一位用Conky监控系统的用户也确认,“Inference”就是Firefox新增的一个高资源占用进程,而且你还不能强行“杀”掉它——否则Firefox会直接崩溃并重启。

跟上“AI浏览器”潮流,是好还是坏?

从ChatGPT诞生至今已将近三年,生成式AI依旧是科技圈的高频词。例如,微软正大力推动Copilot,将Edge打造成“AI浏览器”,内置网页摘要、图片生成等功能。

因此,此次Firefox新增「AI标签分组」功能,也是顺应潮流的一种尝试。但它的实现方式和Chrome、Edge有所不同——Mozilla选择了完全本地推理,不会把数据上传到云端,更注重用户隐私。

具体而言,Firefox的「AI标签分组」功能分两步运行:

(1)分组识别:通过一个嵌入模型(EmbeddingModel)分析标签页标题,为每个页面生成一个数值化的“嵌入向量”,再用聚类算法找出相关页面。

(2)自动命名:将分组的标签页标题和元数据输入Mozilla的smart-tab-topic模型(基于GoogleAI的T5)生成分组名称。

从隐私角度看,这个方案比Chrome实验性的“TabOrganizer”安全,因为后者会把你的标签信息发到Google服务器做分析——但缺点就是,本地运行AI模型会直接消耗你的CPU和电池。

如何关掉Firefox的AI功能?

有技术用户分析,Firefox的高CPU占用可能与模型格式有关。

简单来说,Mozilla目前使用的是微软主导的ONNX(OpenNeuralNetworkExchange)格式运行本地模型,而不是由GeorgiGerganov开发、效率上可能更优的GGUF格式——这意味着,在同样的任务下,Firefox的AI模型可能更吃资源。

当然,对于经常打开很多个标签页的用户来说,自动分组和命名确实能减少管理负担。但也有人觉得,让电脑替自己做这种“小决定”根本没必要,是一种“蠢到离谱”的设计。

这类分歧也让一些软件厂商选择折中方案。比如代码编辑器Zed就提供了一个全局开关,可直接禁用所有AI功能,满足不想被“强行加AI”的用户。所以,如果你也因Firefox的这个AI功能遇到CPU飙高、续航骤降的问题,也可以手动关闭它:

(1)在新标签页输入about:config,回车并接受风险提示;

(2)在搜索栏中查找并修改:

browser.ml.chat.enabled→设为false(关闭AI聊天功能)

browser.tabs.groups.smart.enabled→设为false(关闭智能标签页分组)

此外,你还可以在设置或FirefoxLabs中隐藏侧边栏的AI聊天机器人——不过,它仍可能会在某此更新后再次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