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AI教程资讯

GPT-5 信息大量泄露,四个版本全曝光,免费用户也能用,还有一个神秘功能

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08-08 17:56:51

GPT-5终于要来了。

今天凌晨,OpenAI宣布将在明天北京时间1点召开发布会,与以往二十分钟左右的简短直播不同,奥特曼刚刚预告发布会将持续一小时,干货满满。

注意,S被替换成了5

而在正式登场前夕,有博主爆料称,奥特曼刚刚宣布向所有员工发放两年期共计150万美元的奖金,哪怕是刚入职的新员工也一视同仁。

在过去的半天内,关于GPT-5的爆料信息已经陆续浮出水面。比如GitHub突然发布了一篇博客文章,标题也直截了当:

《GPT-5现已在GitHub模型中面向公众可用》(GPT-5isnowgenerallyavailableinGitHubModels)。

这篇博客还提前披露GPT-5将有四个版本:

gpt-5:标准版,专为逻辑推理和多步骤任务打造;

gpt-5-mini:轻量版版本,适用于对成本敏感的产品场景;

gpt-5-nano:强调运行速度和响应时间,面向极低延迟需求;

gpt-5-chat:专为复杂、自然、多模态、具备上下文理解能力的对话而设计,适用于企业级场景;

从能力描述来看,GPT-5在推理能力、代码质量和交互理解方面均有所升级,只需较少的提示词就能完成复杂的编程任务,同时还加入了更强大的Agent能力。

据X网友@testingcatalog爆料,GPT-5的访问权限将分层开放:免费用户可使用GPT-5基础版本,Plus用户将接入具备更强推理能力的GPT-5模型,而Pro用户则可访问使用更多资源、面向复杂任务的GPT-5Pro版本。

被曝光的代码中还新增了多个模型标签,包括GPT-5、GPT-5-Thinking和GPT-5Pro,与模型能力分层和访问权限差异的传闻高度一致。

此外,神秘的GPT-5Pro被明确标注为仅面向Pro用户开放,并被定义为「研究级智能」,是该系列中性能最强、能力最全面的高端版本,而这类表述在OpenAI过往的产品宣传中从未出现。

而Team账户则拥有最全面的使用权限,涵盖所有基础功能与高级模型。

除了官网博客,社区用户也开始晒出实际体验。

X平台用户@hunoematic分享称,自己通过Copilot接入了GPT-5,并在SimpleBench推理测试中超过人类,达到了90%的准确率(10题答对9题)。

不过要想达到这个效果,需要提前提示模型「进行推理」,才能激活其更复杂的思考。而下图便是GPT-5唯一答错的问题:

面对复杂问题,GPT-5会自动启用推理能力。

网友还分享了用GPT-5进行编程的案例,好消息是,模型性能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提升,但坏消息是,如果这些案例是满血版GPT-5生成的,那么这样的提升只能说是乏善可陈。

克隆GTA是游戏开发的入门梦想,GPT-5这个作品虽然画面粗糙,但结构清晰,玩法雏形已经具备。

网友让它设计一个带「未来科技感」的网页按钮,点击后会显示一条AI相关的随机事实。界面虽简单,设计风格却很到位。

不过在另一个「使用Three.js制作3D飞行模拟器」的任务中,UI表现就显得相当拉胯。

在更复杂的可视化任务中,GPT-5也交出了一些亮眼作品,比如用HTML文件实现的3D太阳系交互模型(具备动画、轨道运行、信息点击、时间控制等功能)。

发布前夜,X平台已经被GPT-5的各类消息刷屏。用户前脚刚发出一张GPT-4与GPT-5参数对比图,奥特曼后脚就当起了「谜语人」。

OpenAI的内部员工也纷纷同步转发官方宣传,推波助澜。对此,OpenAI前AGIReadiness团队负责人MilesBrundage忍不住发文吐槽:

亲爱的OpenAI朋友们:

很抱歉由我来告诉你们,但作为曾经的内部人士/现在的外部人士,我可以自信地说,含糊其辞的帖子确实会让(大多数)外部人士感到不适。OpenAI完全可以选择更加明确、透明的沟通方式——毕竟你们以前也做到了。

事实上,APPSO此前也整理过GPT-5的一些核心细节,欢迎回看:

统一模型架构:融合GPT与推理模型:GPT-5不再是单一模型,而是将GPT系列(擅长语言)与o系列(擅长推理)整合,具备自动调度不同子模型的能力。实现一个「智能路由系统」,根据任务难度动态调用最优模型,终结用户的选择困难症。

完整多模态能力: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模态整合,支持图像、文字、音频、视频等形式的信息理解与生成,生成内容在视觉和逻辑上高度一致、细节丰富。

大幅提升的软件工程能力:GPT-5可深入处理老旧、庞大、复杂的企业级代码库,不再仅限于解决算法题。微软内部测试显示,在提升代码质量的同时并未显著增加计算资源消耗。

Agent驱动升级:更擅长处理多步骤复杂任务,具备更好的任务理解和执行能力。

不过,参考TheInformation的报道,我们或许不该对GPT-5抱有过高期待。一个核心问题在于,随着ScalingLaws(缩放定律)疑似「撞墙」,模型越大,预训练带来的边际收益反而在减弱。

此外,高质量数据的枯竭,也让OpenAI的训练资源面临瓶颈。报道中提到,直到今年6月,OpenAI内部仍未确认哪个模型版本足以称为「GPT-5」。

在这波与GPT-5相关的爆料中,还有一则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。博主@Yuchenj_UW爆料称:

「我在OpenAI的朋友们现在都超级兴奋——并不是因为GPT-5发布在即,而是Sam宣布给每位员工发放为期两年的150万美元奖金。78%的英伟达员工是百万富翁,而在OpenAI,这个比例是100%。」

他随后补充道,「考虑到我之前没说清楚:每个OpenAI员工,甚至新入职的员工,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都会获得150万美元的奖金。」

这个爆料并非毫无依据。据路透社报道,OpenAI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,估值将有望达到5000亿美元。

与此同时,OpenAI还在推进一项早期阶段的内部股权出售计划,该交易将允许现任和前任员工出售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份。

一边是刷新估值上限的融资计划,一边是即将揭晓的重磅发布,GPT-5是否能够兑现用户的期待,一切都将在明天凌晨1点揭晓,APPSO也将第一时间带来全程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