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02-14 10:31:58
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赵竹青)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世界,成为驱动经济和社会创新的强大引擎。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有何新趋势,怎样更好地让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?在近日召开的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上,与会院士专家展开了讨论。
“人工智能正在使自动化技术以更大的规模和深度融入各行各业,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、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表示,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,强调智能体通过感知、认知和行动,与物理环境进行深度交互,将极大增强自动化系统的柔性能力,使得自动化系统不再局限于预设的程序,而是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自主决策和行动,包括对人的意图和行为动机的理解。这是未来工业软件——具身软件发展的新趋势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表示,在智能时代,算力规模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,算力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。然而,算力优势不在于算力体量,而是更高的计算效率、广泛的新兴技术应用以及健全的基础设施支撑,因此,算力网是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必然趋势。他提出,中国已成为世界算力发展涨幅的领跑者,中国人工智能需要自己的大模型底座,以便承载以中文语料和中国历史的文明传承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于海斌展望了“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制造”的前景。他表示,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引擎,在制造业由数字化深化迈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,面临创新设计能力弱、智能自动化水平低、产业供应链韧性差等技术挑战。而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前景和空间巨大,应发挥海量制造数据的优势,实现知识和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,满足设计制造一体化、柔性制造、绿色制造等关键需求。他提出,人工智能科技必将遵循“从数字走向实体”的发展规律,才能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石。
清华大学教授刘云浩说,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,今天的物联网迈入了新阶段,更加注重其可赋能性,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物联网从服务消费端逐步延伸到服务生产端。通过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赋能,企业可以逐步在数字世界中对生产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,实现“数字先行”。这使得数字孪生企业能够先于实体生产进行主动思考、推演和论证,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过程,提升生产效率和决策水平。这种转变标志着物联网正在从单纯的感知层面,向着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方向迈进。
相关攻略 更多
最新资讯 更多
新春第一课!自治区科协举办人工智能科普报告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加速人工智能赛道布局!东莞市政府高规格召开新春第一场新闻发布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东莞2025年“一号文”发布 聚焦“人工智能+先进制造”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马斯克:无人机和人工智能将主导未来战争 美国要加大投资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法国印度将联合主持AI行动峰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法印将联合主持AI行动峰会,法媒:法欧希望借此峰会确立自身竞争地位
更新时间:2025-04-18
OpenAI前高管创立的AI公司据称洽谈融资 估值或达200亿美元
更新时间:2025-04-18
谷歌放弃 “不开发武器 AI” 承诺引争议,吴恩达表态支持
更新时间:2025-04-18
外交部:欢迎各国来华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8
AI暖风搅动一池春水 机构调研热情快速升温
更新时间:2025-04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