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08AI导航网发布时间:2025-04-02 16:50:20
AI奇点网6月25日报道丨众所周知,类似ChatGPT这种基于LLM大模型开发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,普遍存在于内容编造胡诌等情况。6月23日,美国纽约联邦法官对一家律所随意使用AIGC生成的辩护书而没有做内容真实性甄别,做出5000美元的重罚判决。
尽管OpenAI等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致力于不断优化改进内容真实性,但是依然无法彻底根治AI“瞎掰”“胡说八道”等情况。若在关键领域或时刻出错,那结果可能就是灾难性的。近期,美国一家律所Levidow, Levidow&Oberman的律师,在撰写起诉文书时,过于依赖AIGC生成内容,而忽视了求真务实的态度,引述了许多由ChatGPT完全伪造的历史判例。幸好当值法官慧眼识别,才没有引发更大的法律纠纷,这件事一经媒体曝出就引发哗然与热议。
6月23日当地时间本周四,美国纽约联邦法官做出判决,Levidow, Levidow&Oberman律师事务所引用了ChatGPT撰写的一份由虚假案例引证的法庭简报,行为恶劣,对其处以罚款5000美元(约合3.6万元人民币)。
法官指出,该律所的两名律师“有意识地”的直接这些虚假判例,并“向法庭作出误导性陈述”。从法官的角度看,律师们明知道自己使用了ChatGPT进行文书撰写,但是当庭并没有声明其撰写的判例是由AIGC生成,存在严重的辩护误导倾向。
对此,Levidow, Levidow&Oberman律师事务所随后回应称:“我们犯了一个善意的错误,没想到ChatGPT居然可以凭空捏造。”
无独有偶,在今年3月份,美国两名律师在起诉阿维安卡航空公司,其辩护词提交了一份人工智能ChatGPT撰写的法律文书。里边引用了三则“历史判例”完全是AI胡诌生成的,甚至有一则判例是关于中国的南航被起诉。这两名律师在被揭发后,只是表示说他没有意识到ChatGPT的内容有可能是虚假的,当初只是为了利用ChatGPT来帮助改进起诉书的细节。
综上所述,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存在诸多不符合现实的部分,需要用户更用心地去甄别,而不是完全盲目的交由AI去处理。毕竟,以目前的法律现行规定,AI无法替当事人背锅,更不能替人类去坐牢。
相关攻略 更多
最新资讯 更多
AI眼镜 “百镜大战” 打响!小小米眼镜官方微博上线引发市场热潮,产业链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新春第一课!自治区科协举办人工智能科普报告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加速人工智能赛道布局!东莞市政府高规格召开新春第一场新闻发布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东莞2025年“一号文”发布 聚焦“人工智能+先进制造”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马斯克:无人机和人工智能将主导未来战争 美国要加大投资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法国印度将联合主持AI行动峰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9
法印将联合主持AI行动峰会,法媒:法欧希望借此峰会确立自身竞争地位
更新时间:2025-04-18
OpenAI前高管创立的AI公司据称洽谈融资 估值或达200亿美元
更新时间:2025-04-18
谷歌放弃 “不开发武器 AI” 承诺引争议,吴恩达表态支持
更新时间:2025-04-18
外交部:欢迎各国来华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
更新时间:2025-04-18